在2024年教育部關工委主辦的“讀懂中國”主題教育活動中,我院碩士研究生易筱逸主創的征文作品《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以全國第19名的優異成績斬獲“最佳征文獎”,其講述的故事片于4月5日晚黃金時段在中國教育電視台一套首播,并同步在學習強國、教育部關工委等國家級平台全媒體推送,成為我院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人才培養成果的生動注腳。
該作品聚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跟蹤研究的“五老”典型——全國師德标兵張先田同志,通過青年學子的理論視角,生動再現這位“崎山紅燭”四十年如一日紮根鄉村教育的奮鬥曆程。作為教育工作者典範,張先田同志不僅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黃岡教育時代先鋒”等榮譽诠釋了共産黨員的初心使命,更以資助500餘名貧困學子、引領400多名山區兒童走出大山的實踐行動,譜寫了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培根鑄魂的動人華章。
此次獲獎是我院深化“大思政課”建設的标志性成果。在學院黨委“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故事”主題教育指導下,由思想政治教育系專家團隊組建導師組,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融入創作全過程,通過“理論研學——田野調查——實踐創作”三維培養模式,引導研究生在基層實踐中感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真理力量。作品通過青年學子與老黨員的跨時空對話,生動诠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道路的優越性,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教育實踐的強大生命力。
據悉,本年度“讀懂中國”活動覆蓋全國近千所高校,累計形成各類作品9.4萬件。我院選送作品從12萬大學生參與的激烈競争中脫穎而出。這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要善用社會大課堂”重要指示的實踐成果,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立德樹人、鑄魂育人”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學院将持續深化“行走的思政課”創新工程,引導青年學子在理論聯系實際中成長為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