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于印發關于學習《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行為規範和準則》的通知

發布者: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辦公室發布時間:2024-08-26浏覽次數:10

教育部關于印發關于學習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行為規範和準則》的通知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向全國優秀教師代表重要緻信精神,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高标準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我部研究制定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行為規範和準則》,現印發給你們。

各地各高校要及時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和全體思政課教師傳達學習,結合實際制定細化落實舉措,強化執行力度,嚴格規範高校思政課教師職業行為,将其作為建設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的一項重要舉措。有關落實情況請及時報告教育部。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行為規範和準則


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新時代廣大思政課教師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樂教善教、潛心育人,為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重要貢獻。新時代新征程,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引導思政課教師在自覺遵循《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基本規範的基礎上,以更高标準規範職業行為,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模範踐行教育家精神,努力成為“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好老師,制定以下準則。

一、心有大我,堅定政治立場。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違背、歪曲、否定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以及醜化黨和國家形象、诋毀污蔑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言行,始終做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恪守不通過網絡、報刊、書籍、音像制品、課堂、講座、論壇、報告會、座談會等任何渠道發表不當言論的政治要求。

二、至誠報國,鑄牢理想信念。堅持在“馬”信“馬”、在“馬”言“馬”,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自覺打牢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善于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理直氣壯講好思政課。旗幟鮮明反對新自由主義、曆史虛無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錯誤思潮,以及誤讀曲解中國共産黨曆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中國人民解放軍曆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決策等錯誤言行。

三、言為士則,厚植家國情懷。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帶頭樹立正确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關照中國、關照時代、關注社會,始終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産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四、行為世範,涵養道德情操。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尊重學生人格,真心關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嚴慈相濟、誨人不倦,杜絕歧視、侮辱、威脅、脅迫學生及其他有悖教師身份的言行,努力成為深受學生敬重的“大先生”。

五、啟智潤心,潛心教育教學。牢固樹立“教學引導科研、科研支撐教學”的工作導向,常态化、高質量參加集體備課、學術研讨等教研活動,刻苦練就思政課教師的“看家本領”。

六、因材施教,提升育人智慧。敬畏教學,熱心從教,加強課堂管理,嚴肅教學紀律。加強與學生溝通互動,引導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真開展教學研究,杜絕教學中出現政治方向、育人導向、價值取向方面的問題以及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内容。

七、勤學笃行,弘揚優良學風。崇尚真理、嚴謹治學。立志做大學問、做真學問,堅守學術良知,嚴守學術道德,恪守學術規範。堅決抵制和反對抄襲剽竊、篡改文獻、虛構數據,侵占或買賣他人成果,虛報謊報學術經曆和成果、僞造學術能力證明材料、故意曲解他人學術觀點,以及接受請托為特定對象謀取利益等各種學術不端行為。

八、求是創新,砥砺躬耕态度。自覺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主動探索推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積極學習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努力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斷強化反思意識和自我批判精神,自覺克服遠離實際、脫離學生的思想傾向和工作方式,有效防止教學硬融入、形式化、表面化。

九、樂教愛生,展現高尚人格。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遵紀守法、廉潔自律,不得擅自從事影響校内本職工作和教學質量的兼職兼薪行為。行為雅正、慎獨慎微,做到課上課下一緻、網上網下一緻,自覺規避有悖師德師風、有損社會公共利益、有違社會公序良俗的言行。懷德自重、志趣健康,堅決抵制傳播低俗信息或不實之詞、騷擾他人等行徑。

十、甘于奉獻,葆有仁愛之心。知行合一、處事公道,堅決杜絕在招生考試、推優推免、就業等工作中徇私舞弊。表裡如一、為人正派,自覺抵制績效考核、崗位聘任、職稱評審、獎學評優等過程中弄虛作假,謀取不當利益。既為“經師”更為“人師”,做為學、為事、為人的表率,不參加有悖教師身份、有損教師形象的活動,不違規收受可能影響教育公平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等财物,不向學生推銷牟利。

十一、胸懷天下,拓展寬廣視野。時刻關注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廣泛涉獵多學科知識,積極拓展國際視野,豐富實踐經曆,改善思維方式,深度理解當代中國和世界。善用“大思政課”,深入實際組織開展多樣化實踐教學,主動貫通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防止理論與實踐脫節、曆史與現實割裂。

十二、以文化人,堅定弘道追求。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學生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力批駁文化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