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為了進一步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我院“綱要”教研室開展大别山黨史資源融入教學的專題研讨活動。
座談會從三個方面展開了熱烈的探讨——大别山黨史資源融入“綱要”課教學的重要意義、大别山黨史資源融入“綱要”課教學路徑及方法、大别山黨史資源融入“綱要”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着力點。
關于大别山黨史資源融入“綱要”課教學的重要意義。魏明博士認為大别山黨史資源融入“綱要”課教學有利于點面結合,豐富教學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有利于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愛家鄉的情感;有利于實踐教學的開展。劉清教授從大别山28年紅旗不倒的角度論述了大别山地區人民在建黨、建軍、探路、建政方面的重要貢獻,将大别山黨史資源融入教學,學習學生家鄉的黨史,能極大地拉近學生的情感距離和心理距離,從而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到堂率擡頭率點頭率。
關于大别山黨史資源融入融入“綱要”課教學路徑及方法。魏明博士從課堂穿插、實踐教學、專題教學、網絡教學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發言。範偉博士認為要課内與課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不同專業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強調大别山黨史資源的實踐教學應該簡便節約易操作,交流了他實施的“五個一”實踐教學方法。劉亞玲教授交流了她實施的“學說讀寫唱”的五字實踐教學法,讓人極受啟發。
關于大别山黨史資源融入“綱要”課教學的重點難點着力點。劉清教授強調授課教師要借助我校大别山紅色文化研究中心的有利條件,加強大别山黨史資源庫建設。劉亞玲教授認為“綱要”課内容豐富,課時有限,要協調好課内學習和課外學習的關系。
副院長王貴東作了總結,他認為,大别山黨史融入“綱要”課教學是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提高思政課“三性一力”、夯實教研活動、争創省級基層教學組織、打造大别山精神教學團隊的需要。為了更好地促進大别山黨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一要建立大别山紅色資源庫,方便學生自學和教師備課;二要建設VR思政實驗室,充分挖掘大别山紅色資源;三要開展大别山黨史征文演講體驗活動,慶祝建黨一百周年。
副書記席桢和其他教研室主任也與會觀摩了此次教研活動,并發表看法。思修教研室主任蔡潇表示思修課可以結合中國精神章節内容融入大别山黨史資源。大家一緻認為此次教研活動主題鮮明,内容充實,交流充分,探讨深入,是一次有益的教研活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