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課程組全體教師赴黃岡博物館進行實踐活動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5-06-13浏覽次數:2071

  為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做好“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地域化和翻轉課堂教學準備、進一步了解黃岡市曆史與現實,2015612日上午,“形勢與政策”課程組全體教師赴黃岡博物館進行實踐活動。

  黃岡博物館于1957年興建,1958年由董必武親筆題寫館名,館藏文物1857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件,2012年黃岡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2013年在黃岡市委四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中共黃岡市委關于突出發展重點加強分類指導促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若幹意見》出台,提出牢牢抓住“強工興城、強農興文”發展重點,建設現代化大城市和鄂東區域性中心城市。以“強工興城、強農興文”為指導,黃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全面實施文化強市戰略,2009年決定興建黃岡博物館新館,并于2012年開館,現有基本陳列《大江東去-黃岡曆史文化陳列展》、《故壘長風-黃岡古城展》和《翰墨流香-黃岡博物館館藏書畫展》等。

   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是每個大學生必修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尤其是地方高校“形勢與政策”課講授時存在着地域化的問題。地域化是“形勢與政策”課課程性質、教育教學主要内容、教學目标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高校所在地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态等内容。地域化要注意“形勢與政策”課的課程性質、教學内容、教學目标以及素材的選擇的準确性、合理性、時效性,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服務。本次實踐活動讓“形勢與政策”課程組全體成員深入了解了黃岡本地從史前時代到古代、近現代整個曆史文化發展過程,學習了黃岡曆史地理和政治人文,為講好國家形勢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奠定了基礎,也為未來的翻轉課堂、微課建設等工作做好了前期準備。